紅頁工商名錄大全
   免費刊登  
  • ‧首頁
  • >
  • 修行
  • >
  • 如何修行
  • >
  •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
  • >
  • 在家居士修學原則

延伸知識

  • 中原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  •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
  • 在家居士
  • 在家居士戒律
  • 在家居士戒
  • 在家居士五戒
  • 中原大學進修學士班
  • 休學在家
  • 在家如何修行
  • 在家修行

相關知識

  • 台北大學碩士在職專班
  • 中原大學碩士在職專班
  • 中山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  • 中興大學碩士在職專班
  • 台北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  • 嘉義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  • 東海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  • 輔仁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  • 輔仁大學碩士班在職進修
  • 淡江大學在職進修碩士班

新進店家

  • 鈦基國際有限公司
   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13號8樓之1
  • 勤想實業有限公司
  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6號10樓1007室
  • 歌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
    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22號2樓
  • 雅棉布行
   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1號2樓2015室
  • 宇讚企業有限公司
    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18號1樓
  • 崑記布行
    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140號1樓
  • 承億呢絨
    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418號1樓
  • 歐紡呢羢
    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49號
  • 宜盟纖維有限公司
    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63號之1
  • 古河東風古董家具
   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4號
更多

在家居士修學原則知識摘要

(共計:20)
  • 福山堂
   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 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堂時,應如何設置?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。如果住處很小,或者住於公家宿舍,與同事、同學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,當然有所不便,那只有在定時課誦之際,暫以佛經代表佛像,置於相當的位置,不必 ...

  • 藥師經白話解釋
    藥師經白話解釋 出版前言 由金兆年、吳秋琴兩位居士譯註的《藥師經白話解釋》,自1990年至1991年在《廣東佛教》總13—21期連載,受到讀者的歡迎,時有讀者要求印贈單行本,鑑於連載期間,作者也將稿件寄上海佛教協會出版發行,故未能及時列入《廣 ...

  • 喇嘛網 菩提道次第廣論
    日期:2010/05/14 07:06:15 喇 嘛 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(第一輪)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(第二輪)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菩提道次第略論 學佛次第講座 13講 利器之輪講記 廣論教授展 在家居士修學原則

  • 淨空法師專集>故事說法>出家
    六、與鬼往來 我有一位同參道友明演法師,跟我一同出家、一同受戒,他喜歡神通、感應,跟屈上師學密,修學非常認真。不到一年,他告訴我,他每天跟鬼往來。這是真的,他是一位非常誠實的人,決定沒有妄語。

  • 佛教的婚姻觀 - 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-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
    提要 本文首先從佛化婚禮的面向和居士佛教發展的脈絡,來談從《阿含經》裡探討佛教婚姻觀的主要意義之所在。其次,是對「婚姻」和「婚姻觀」兩名詞略做釋義。再者利用CBETA電子佛典的利便,閱讀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阿含經部中提及「婚姻」的六筆 ...

  • 在家居士修學原則 - The Qi Home Page
    最近由於法人整個活動推展的進度比我們預期的快很多,這可以說是眾生的共業,是個好現象。從去年年底北部的班長研討班開始,緊跟著他們又計劃要學戒,但學「戒」一定要從實際上,慢慢地、真正地去行持才對。

  • 佛教入門 (下)三、在家居士如何學佛
    佛學與學佛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,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、經典太多、論書太多、教理思想的派別也太多,初進佛門的人,頗有望洋興嘆而不知何取何捨的困難。即使是專門以研究佛學的學者而言,也很難找到幾位精通全部佛學而了無 ...

  • 成佛必經之路—圓滿布施之道 - 般若文海繁體站
    成佛必經之路 —圓滿布施之道 大寂法師著 引言 一、布施入門願 (一)重視自己學佛的方向與初發心 (二)世間人發心學布施的第一步 (三)現代人布施的態度 (四)世間布施相的修學次第及果報問題

  • 佛學資料 - The Qi Home Page
   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...

  •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-答疑解惑
    修持篇 問:聽《無量壽經》覺得很相應,很能契入,但是聽《華嚴經》就覺得很茫然。請問是不是境界不夠? 答:人有過去、今生,學佛同修決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學佛,每個人的善根都很深厚。

12 >
紅頁工商名錄大全© Copyright 2025 www.iredpage.com | 聯絡我們 | 隱私權政策